最新消息

更新時間:2009/08/01
會員與球會之爭——變味的會員制
中國高爾夫球場網   2009-07-30   法制晚報
     7月的北京,驕陽似火。36攝氏度的高溫下,在京城某高爾夫俱樂部門口,幾十名會員被拒之門外,保安戒備森嚴,會所大門緊閉。幾個小時的苦等後,有人中暑了,大家不得不翻門而入。 
      “我們是來交會費的,但是俱樂部不收,還拒絕我們進入會所。”一位元會員的解釋讓記者頗感意外。
  送上門的錢都不要,這其中是何緣由呢?
  無獨有偶,此前的5月9日,在京城的另一家高爾夫俱樂部裏,竟然發生了一起群毆事件。只因為4名會員拒絕使用球車,他們即被球會的工作人員毆打。後經過多次協商,該俱樂部給每人上萬元的賠償。
  高爾夫俱樂部與會員之間連續發生糾紛,以至於演變成劍拔弩張的對立。作為全世界最高貴的運動、已有數百年歷史的高爾夫球會傳統,怎麼在中國就變了味兒呢?
  會籍價格上漲,沾了便宜的老會員被擠兌
  李先生早在2006年就獲得了北京某高爾夫球會的會籍,為此,他花費了38萬元。買下會籍後,每年還需向球會交納5000元的會費。據他介紹,到今年,該俱樂部的入會費已經上漲到80萬元。即便如此,仍有很多新會員不斷加入。
  高價錢買來的會員身份,卻並沒有讓包括李先生在內的百余會員享受到應有的服務,尤其是今年以來,俱樂部的一些做法,引起了會員們的諸多不滿。比如,在未與會員進行任何溝通的情況下,擅自將會費從每年5000元提高至8000元;強制會員打球時必須使用車輛;球童服務不專業等。
  “走路健身是打高爾夫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很多人打高爾夫就是為了這,哪有強制開車的道理?”不少會員對俱樂部的做法十分不滿。“從會員章程到收費標準,從格式合同內容到球場管理規定,幾乎所有的一切都是球會說了算,最極端的做法就是球會可以任意更改收費標準、隨意加收費用、強制消費,而且都不與我們商量一下,這就是中國式的高爾夫"會員制"。我們會員除了交納會費、支付球童費和小費,基本沒有任何其他權利。”正是在這種矛盾激化之下,發生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很多人或許會說,既然這樣,乾脆退會不玩算了。“可高爾夫運動有著一股說不清的魔力,一旦喜歡上便很難再放棄,俱樂部也是看准了會員的這種心態,所以才得寸進尺。我們現在是欲打不得、欲罷不能。”跟李先生同屬一家俱樂部會員的一位球友很無奈。
  據記者瞭解,在北京,強制消費、霸王條款的高爾夫俱樂部並不止這一家。
會員制在中國變了味兒
  據瞭解,高爾夫運動有其獨特的協定、語言、服飾、禮儀、管理和文化。在國外,擁有高爾夫會籍可視為是身份、社會地位的象徵,是進入特殊圈子的通行證。
  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國的奧古斯塔球會,其獨特的會員章程和運作模式顯示了不亞於皇室的尊貴。如今的奧古斯塔依然秉承奧古斯塔球場建設者鮑比·鐘斯的遺願,不對外開放,只為俱樂部成員專用。其會員證限為300名,每一名會員都是知名人物。再有錢、再有名望,也只有等300名會員中的某一位故去或退出,才能補進去,就連比爾·蓋茨也得乖乖等候空缺。
  然而在中國,會員制卻逐漸被轉化為一種“經營模式”。在這種“模式”中,高爾夫俱樂部的利益被最大化了。很多球會在發展會員上更多考慮的是收回投資,是賺取錢財,對會員人數幾乎沒限制。而且,有不少球會採取“會員+散客”的經營模式,無視對會員利益的保護。甚至很多俱樂部還將會員章程作為“對付”會員的“武器”,隨意加以修改,有的俱樂部甚至直接明文規定,允許自己有單方面調價的權利。
  對此,有法律界人士認為,高爾夫俱樂部的會員章程應該視為合同的一部分,如果對章程的內容進行修改,則必須得到俱樂部與會員的一致同意,否則即屬於單方面變更合同,應屬無效。
  過分追求盈利乃癥結所在
  據一份中國高爾夫球場調查:截至2006年6月底,中國已開業、試營業和在建球場的總數就已經超過500家。來算這樣一筆賬,即便只有八成的球會在銷售會籍,平均每個球會只賣500張,每張2.5萬美元,那麼,中國球友會籍總金額已經達到50億美元。
  而近一兩年來,原本就“高不可攀”的會籍更是一漲再漲。比如,從今年1月15日開始,深圳觀瀾湖高爾夫球會將之前售價為128萬元的特許鑽石會籍調高到168萬,不到一年,上調幅度超過30%;廣州九龍湖高爾夫球會,由初始的20多萬元漲到了49.8萬元,價格翻了一倍多仍然賣得很火;北京華彬高爾夫俱樂部在去年12月31日之前,也再度全面提升會籍價格,由35萬美元升至40萬美元。即便如此,不少高爾夫愛好者在花費了高昂的會籍費後,仍享受不到各種尊貴的服務。
  據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介紹,目前中國的高爾夫球場基本都自稱是“會員制”,有的甚至稱自己是“純會員制”。但在不成熟的市場環境之下,很多高爾夫球場過分注重自己的盈利需要,甚至採用損害會員利益為基礎的經營模式。極端的表現就是擅自提價、強制消費。誇張點說,有“貴族運動”之稱的高爾夫,在中國的“貴”只停留在物質層面的價格上,其內涵、傳統等精神層面的“貴”,根本不被俱樂部重視。而這種經營模式和理念,對於在中國剛起步的高爾夫產業來說,顯然是致命的。

會員登入

賽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