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更新時間:2009/08/18

新浪體育

   作為一項時尚的運動,高爾夫一進入中國就引起了爭議。有人說這是一項高雅的運動,也有人說這是綠色鴉片;有人說這是非常好的社交工具,也有人說這是腐敗的重災區;有人說高爾夫解決了大量就業問題,也有人說高爾夫佔用大量耕地;有人說高爾夫的環境太優美了,也有人說高爾夫對環境的污染太嚴重了。但無論人們關於高爾夫的爭議有多大,似乎都無法制約這項運動在中國的發展速度。

  早在1978年,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廖承志在接見日本客人時就提出,可以考慮建設高爾夫球場,為來中國投資的外商提供休閒、度假的場所。

  1982年,深圳高爾夫俱樂部申報立項,9月經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開始動工,是新中國第一家申報立項建設的球會。

  1984824,由著名球王美國人阿諾德·帕爾默設計、霍英東等出資創建的中國內地第一個高爾夫球場——中山溫泉高爾夫鄉村俱樂部對外開放,成為新中國成立後內地第一座高爾夫球場,戴耀宗為第一任總經理。榮高棠在開業儀式上揮出了新中國第一杆。這標誌著現代高爾夫球運動在中國的起步,填補了中國高爾夫的空白。

  缺少高爾夫的歷史,這是高爾夫在中國這個新興市場起步的不利條件,但是,不受過去束縛的自由也可能帶來創新。直至今日,高爾夫行業在中國已經走過了25個春秋。14個世紀以來,中國民眾對這項運動從陌生到熟悉,從觀賞到參與,經歷了一個發展的過程。從25年前的只有一家高爾夫球場和寥寥數百位球員,到如今中國高爾夫人口的年增長率已高達50%的資料,最好地印證了20多年來高爾夫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蓬勃發展。深圳高爾夫俱樂部總經理郁小平說:時間很短,全球的、世界的高爾夫歷史是500多年,但是我們創造了世界高爾夫運動500多年歷史的很多進步。比方說在成長期,如果按18洞來算,我們的球場發展速度是最快的。我是經過了比較細緻測算的。

  目前,中國已擁有約300個球場,即使是保守的增長預測也令人大開眼界。即便到2030年只有0.1%的中國人參與——只相當於今天北美參與率的1%,中國也將有130萬人打高爾夫。這就要求在今後20—25年內建造1700個球場。

  在看到美好前景的同時,高爾夫在中國的繁榮也面臨挑戰,經濟衰退更不用考慮。首先是中央政府對高爾夫發展的暫停令,儘管在地方這一政令可能被規避,但場地通常會被劃到難以開發的土地上,這也是導致高昂綠化費用的因素之一,中國的高爾夫球場屬世界綠化費用最高之列。

  同濟大學高爾夫商學院理事長馬駿表示,要搞好高爾夫在中國的發展,關鍵是要處理好三大關係:一是利用土地與佔用耕地的關係,即明確高爾夫球場可以利用什麼樣的土地;二是體育性質與娛樂性質的關係,即明確高爾夫是體育運動專案,並按該性質的有關規定納稅,調整歧視性的政策,使高爾夫產業能夠健康發展;三是全面禁止與適度發展的關係,高爾夫球場的建設應與各地經濟發展相適應,因地制宜,規範運作,適度建設發展。只有這樣,才能搞好中國的高爾夫。

  另外 ,關於人們傳統觀念中的高爾夫是貴族運動的概念,各大高爾夫俱樂部也在極力設法轉變人們的觀念。的確,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裏,幾乎全國所有的高爾夫球場在擊球價格上差距並不大,各大球會的會籍價格也相對持平。但在未來幾年,這種格局將逐漸被打破。一方面,部分球場將進一步建成私人球場,會籍價格成倍飆升,有業內專家預測,在不久的將來,北京等地很可能會出現會籍價格數百萬元甚至近千萬元的頂級私人球會。另一方面,更多球場已經開始在調整打球價格,吸引普通老百姓參與到這項運動中來。在上海等地,已經出現了價格低至1000元左右的短期會籍卡,這部分球場未來的發展趨勢,將是大眾球場。

  球場定位的差異、打球價格的分化,都是中國高爾夫產業的積極嘗試。這些嘗試也是符合經濟學規律的,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隨著整個體育產業的發展和人們對休閒生活的追求,高爾夫產業將會在中國釋放出巨大的潛力,打開一個全新的局面。

 

會員登入

賽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