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更新時間:2019/05/24
科普卡巨星之路為何曲折
中國高爾夫網絡電視
 
大滿貫肯定比別的高爾夫賽事都要重要。可它們肯定不是衡量球員是否偉大的唯一標準。這也許是布魯克斯-科普卡贏得四場大滿貫——與麥克羅伊一樣多,甚至比同時代的喬丹-斯皮思還多一場——才得到足夠重視的原因。
 
別介意星期天他在贏得美國PGA錦標賽之後重奪世界第一頭銜。那有可能在兩個星期之後改變。
 
科普卡在美國公開賽和美國PGA錦標賽都蟬聯冠軍後,他走上練習場人們會注意他,無論他去什麼地方,人們不用看賠率,也知道他是頭號熱門。
 
為什麼去年夏天他在辛納科克山(Shinnecock Hills)奪冠,成為29年以來第一個成功衛冕美國公開賽的選手,以及1951年本-侯根以來第二個成功衛冕的選手仍舊不足夠呢?那是同一場大滿貫沒有錯,可艾林山和辛納科克山是完全不同的考驗。
 
事實上,去年夏天他在貝勒裡夫還贏得美國PGA錦標賽,他因此加入泰格-伍茲、傑克-尼克勞斯、本-侯根、吉恩-薩拉岑(Gene Sarazen)的行列,成為僅有的同一年包攬美國公開賽和美國PGA錦標賽的選手。平起平坐都是最頂級的選手,那麼到底是什麼阻止他擁有超級明星地位的呢?
 
另外,到底是什麼讓科普卡來到最大的賽事中才不一樣的?這肯定也是一個好問題。
 
科普卡現在贏得了過去參加的8站大滿貫中的4站,這是伍茲在2002年貝斯佩奇美國公開賽實現11站大滿貫7勝以來最具統治力的表現。可是這段期間,他另外只贏得了2017年日巡賽鄧祿普鳳凰高球賽(9杆)以及去年秋天韓國舉行的希傑杯。
 
伍茲在那樣一段期間另外贏了19站比賽,其中15站在美巡賽上。
 
羅傑-馬特比(Roger Maltbie)形容伍茲在圓石灘的表現時說:“那不是公平的戰鬥。”這樣一句話肯定不局限於2000年美國公開賽。拿伍茲與任何人比較都不公平。他以高爾夫之中從未有過的速度取勝,而這樣的事情也許再也不會發生了。
 
科普卡意識到自己的獎盃收藏嚴重向大滿貫傾斜。在一個叫“15號球杆”的高爾夫評論組中,賈斯汀-雷(Justin Ray)在週末指出:在現役球員之中,僅有伍茲和科普卡兩人,在大滿貫中勝利數多過淘汰數。伍茲15勝9次淘汰。科普卡4勝2次淘汰。
 
不要覺得科普卡會拿出四場大滿貫勝利中的任何一場,換取多幾場德州公開賽或者鳳凰城公開賽勝利。可正是這一點可以解釋為什麼高爾夫球迷花了更長時間才認同過去兩年他所取得的成就。
 
上個星期六,科普卡在取得美國PGA錦標賽7杆紀錄領先之後,面對很多問題,其中一些旨在找出他到底做了什麼不同的事情,能夠這麼頻繁地贏大滿貫。
 
“我的注意力更為集中,”科普卡說,“我想我比這裡的任何一個人都專注。我的專注度在大滿貫中上升了,我不知道,也許是我在巡迴賽中的10倍。這不是好事。我的意思是,我在大滿貫中做到是對的,可是我需要在常規賽中也做到。”
 
關於此,可以對比一下同時代的其他球員。從2011年美國公開賽實現大滿貫首勝到2014年美國PGA錦標賽實現第四勝,麥克羅伊贏了12次。斯皮思2015年包攬美國大師賽和美國公開賽,當時他開始追逐年度全滿貫。但是這個過程中,他也贏得了威士伯錦標賽、強鹿精英賽和巡迴錦標賽。當2017年,斯皮思贏得英國公開賽,奪取生涯全滿貫第三站的時候年僅23歲。可他已經在美巡賽上贏得11場,全球為14場。
 
這兩位選手轉職業之前已經很有名了。麥克羅伊2007年在卡諾斯蒂舉行的英國公開賽上拿到最佳業餘球員獎,當時他18歲。斯皮思16歲時在拜倫-尼爾森精英賽中獲得16名。
 
科普卡?2015年在鳳凰城公開賽的第一洞發球臺上,他的姓氏被人讀為“Cupcake”,而他在那裡最終實現美巡賽首勝。他的實力始終都在。
 
他的球童瑞奇-伊里亞德(Ricky Elliott)回憶說2013年美國PGA錦標賽,科普卡邀請他為其工作。伊里亞德在橡樹山練習場第一次見到他。“我看到他將球精准地打出去,心裡想:‘幸福的一天’,”伊里亞德說。
 
史蒂夫-威廉姆斯(Steve Williams)幫助伍茲贏得13場大滿貫,2015年接受Golf Digest採訪的時候曾經這樣說:“偶爾會出現這麼一個球員,他的擊球方式恰巧是高爾夫正道。有力,具有穿透力,彈道完美。在年輕球員之中,我覺得一個人的彈道很特別:布魯克斯-科普卡。”
 
大滿貫的價值不容低估,因為它留下的深厚遺產。在這一點上,科普卡並不需要多贏美巡賽提升自己的名氣。
 
“現在他終於功成名就,而他是以正確方式實現的,”保羅-阿辛格(Paul Azinger)星期二說,“他通過自信,決心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因為沒有得到關注,他成為一個抱著怒氣的強人。他說:我可以做到你們說我做不到的任何事情。”理應如此。

會員登入

賽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