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新浪體育

    隨著亞當-斯科特贏得德州公開賽,過去三場美巡賽的冠軍都被非美籍選手包攬。雖然外國實力大舉入侵美巡賽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但是對比10年來的資料,我們仍會大吃一驚,這些年美巡賽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

  帕尼維克之所以與眾不同不是因為他粉紅色的褲子,他高高翹起的帽檐,以及把火山灰當作維生素來服用。他真正不同的地方在於贏得2000年拜倫-尼爾森錦標賽之後,沒有返回祖國瑞典,而是回到佛羅里達的家中。

  帕尼維克在與J Lindberg簽下服裝合同之前已經引領了高爾夫的潮流。他搬遷到海外,在美國購買了一所房子,並且將主戰場設定在美巡賽上。可是轉到今天,帕尼維克這種行為根本算不上新潮,因為國際球員這樣做的人越來越多。全世界各地的球手都將自己的家安在美國,把美巡賽活脫脫地轉變為了全球巡迴賽。今天,外國面孔再也不是什麼稀罕事。

  2000年,僅僅只有17位國際選手進入美巡賽獎金榜前125位,可是去年,這樣的選手一共有39人。從2000年帕尼維克贏得的那場比賽開始,國際選手過去十年一共贏得了6屆拜倫-尼爾森錦標賽,其中前5屆有4屆都被非美籍球手包攬。在那之前的33年時間之中,只有3個冠軍落入國際選手的腰包。

  美巡賽已經是一項全球化的運動。提姆-克拉克去年在殖民地邀請賽的延長賽中敗給史翠克之後說,我在南非長大。我通過電視看到這裏,我總是夢想有一天到這裏來比賽。提姆-克拉克上一周也在球員錦標賽上贏得了他首個美巡賽冠軍。

  想一想吧,一天之前,一個球手還向住在隔壁的球手借一罐糖,接下來一天,兩人便要在萊德杯上針鋒相對。或許以下的事例更容易讓人理解。今年舉行的特維斯特克杯(Tavistock Cup)20位參賽選手之中,13人來自美國之外。要知道這場友誼賽對抗的雙方可是兩個奧蘭多的俱樂部。

  其實,國際選手對美巡賽趨之若鶩並不讓人驚訝,畢竟這裏的獎金更為豐厚,世界排名積分也更多。不過也有一些頂級的外國選手選擇雙線作戰,將不少時間放在歐巡賽上,只有三場大滿貫賽和三場世界高爾夫錦標賽在美國舉行的時候,他們才過來比賽,再連帶參加一些賽事。

  歐巡賽對會員的參賽要求是12場,而美巡賽是15場,其中四大滿貫賽和三場世錦賽兩個巡迴賽都計算。像哈靈頓、保爾特、加西亞以及埃爾斯都選擇雙線作戰,因為以上這些比賽他們都能參加,這意味著他們的參賽負擔並不重。另外這樣做,他們也可以同時參加聯邦杯和迪拜競賽。過去兩年,我在美巡賽上打得越來越多。哈靈頓說,如果沒有聯邦杯——那意味著額外的四場比賽——我或許會打這四場賽事中的兩場。

  你不需要精密的儀器也能明白一個選手不斷與最強的選手競賽有利於他技術水準的提高,同時也方便他時時衡量自己的水準。南非選手埃爾斯追隨前輩加里-普賴爾,展開了全球之行。而澳大利亞名宿葛列格-諾曼也是一個全球征戰的好手。他們不斷到全世界各地比賽,提升了他們的知命度,也拔高了他的世界排名。埃爾斯在全世界範圍贏下的冠軍超過50個,這些冠軍同時也輻射到他的副業,比如球場設計和紅酒。

  葛列格-諾曼的情況也一樣。事實上這些選手的成功也進一步將國際選手吸引到美國來比賽。我總是期望到這裏比賽。自從1996年開始一直是美巡賽成員的澳大利亞球手斯圖爾特-艾波比(Stuart Appleby)說,我覺得不能在歐巡賽上浪費時間。這才是我真正想來的地方。

  歐巡賽當然很在意大牌選手都跑到美巡賽上征戰,可是他們無法負擔美巡賽那樣高昂的獎金。要知道聯邦杯給前十名的獎金從50萬美元到1000萬美元不等,而這還是額外獎金,並沒有計算每個分站比賽的獎金。更為重要的是:到美國來參賽,外國球手增加了贏得美國大師賽,美國公開賽和美國PGA錦標賽的機會。

  然而外籍球手在美國的戰果是不盡相同的。以哈靈頓為例。他以前一直被視為千年老二。在美巡賽上征戰之後,他的競爭力大幅提升,迄今為止已經贏得3場大滿貫賽冠軍。保爾特剛在今年舉行的WGC-埃森哲世界比洞賽上贏得了第一個美巡賽冠軍。2000年到2004年,他一直局限在歐巡賽征戰,僅僅獲得9次大滿貫賽的參賽機會,其中只有一次進入前25名。自從2005年開始,保爾特成為美巡賽全卡選手,他在20場大滿貫賽中拿到了9個前20名,包括2個第二名。

  可是李-維斯特伍德連續當了三年美巡賽全卡選手之後在2008年放棄了美巡賽會員身份。過去三場大滿貫賽,他三次進入前三名,並且在去年贏得了迪拜競賽。賈斯汀-羅斯自從2004年開始一直以美巡賽為主戰場,可是他到今天仍在美國尋找第一勝。

  麥克羅伊從小的偶像是泰格-伍茲,去年他最終下定決心到美國來征戰,他剛剛贏得了驚恐山谷錦標賽。我感覺如果我到美國比賽,我會成為一個更出色的球手。北愛爾蘭選手去年8月份在解釋自己決定的時候說。

  其實即便是賈斯汀-羅斯也覺得在美國征戰有益處:很有趣,即便我還沒有在這裏奪冠,我仍覺得自己距離大賽勝利近了許多。

  賈斯汀-羅斯在美巡賽征戰之餘,奪取了2007年歐巡賽獎金王。

  或許每個人在美國的體驗各有不同,畢竟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比賽風格,可是從大的方面來看,到美國發展的確有利於一個人職業生涯的提升。這也是過去十年來,國際球手在美巡賽上持續增加的主要原因。

  以下幾個表格充分顯示出十年來美巡賽的變遷,國際球手的角色多麼重要。

  (1)外國風味

  進入獎金榜前125位的國際球手過去十年出現了22%的增長。

  美國

  年份

  國際

  108

  2000

  17

  86

  2009

  39

  (2)力量轉變

  2000年,世界排名前100位選手之中有57人來自美國。到這個十年結束,國際球手已經超過了美國球手,比例為6931。以下為國際球手在世界排名上的分佈情況。

  2000

  類別

  2009

  11

  世界前25

  16

  21

  世界前50

  38

  43

  世界前100

  69

  (3)過去十年外國冠軍

  過去十年(注意,不含2010),美巡賽一共舉辦479場賽事,國際選手贏得其中159場。澳大利亞製造的冠軍最多(12),所贏得的比賽也最多(33)。以下是個人的排名。

  球手(國籍)

  勝利

  維傑-辛格(斐濟)

  26

  埃爾斯(南非)

  9

  崔京周(韓國)

  7

  亞當-斯科特(澳大利亞)

  7

  加西亞(西班牙)

  7

  麥克-維爾(加拿大)

  7

  古森(南非)

  7

  奧格維(澳大利亞)

  6

  艾波比(澳大利亞)

  5

  哈靈頓(愛爾蘭)

  5

  薩巴蒂尼(南非)

  5

  (4)國際球手職業生涯勝利

  球手(國籍)

  勝利

  總排名

  維傑-辛格(斐濟)

  34

  14

  加里-普賴爾(南非)

  24

  25

  葛列格-諾曼(澳大利亞)

  20

  T-33

  尼克-普萊斯(辛巴威)

  18

  T-43

  埃爾斯(南非)

  18

  T-43

會員登入

賽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