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中國高爾夫球場網

    隨著美國公開賽更加倚重世界排名決定參賽選手,人們對這個系統的爭論再次加劇。很顯然,世界排名系統不是沒有漏洞的,特別是在今天這樣一個環境下。一個叫萊安-巴倫吉(Ryan Ballengee)的業內人士給出了他的建議,按照他的思路,世界排名系統應該取消本土巡迴賽積分,消除出場費影響,縮短24個月有效時間,增加冠軍積分……總的來說,這些建議是有一定道理的,也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因此我們進行了一定整理並將其翻譯過來。
  美國高爾夫協會在不久之前宣佈的一系列政策,顯示了他們對世界排名的信賴。這種信賴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這其中包括美巡賽冠軍阿龍-奧本侯斯勒(Arron Oberholser)。他在接受美國高爾夫頻道的時候坦言如果未來要更依賴世界排名,那麼首先要彌補這個系統的漏洞。“取消本土巡迴賽獎勵積分,取消出場費,取消兩年迴圈期,增加歐巡賽的獎金,然後再來看一看球員到底想去哪里參賽。如果你想得到一個合情合理的排名,這是你必須要做的事情。”阿龍-奧本侯斯勒說。
  坦率講阿龍-奧本侯斯勒說的不無道理。現在就讓我們來看一看世界排名有哪些漏洞,以及如何解決。
  (1)取消本土巡迴賽獎勵積分
  正如阿龍-奧本侯斯勒所說的,本土巡迴賽獎勵積分扭曲了全世界的比賽陣容,它讓一些選手獲得了不應該有的積分,同時讓更多選手獲得積分。
  說到這裏,先要談一談本土巡迴賽賽獎勵積分到底是什麼。按照現行的世界排名系統,上一年獎金排名前30位的球手參加所屬巡迴賽的賽事,可以給賽事帶去額外的積分,這就是本土巡迴賽賽獎勵積分。這種積分最多可以占到總積分的75%。無論這些球手實際有多出色,又或者多麼不出色,這些積分都會累加進去。
  這意味著像亞巡賽這樣低級別的巡迴賽可以在吸引本巡迴賽前30位元選手參賽的情況下,將獎勵積分傳遞到外來選手的身上。亞巡賽要做到這一點並不難,因為他們的選手絕大部分很忠誠,當然有時候也是因為他們別無選擇。
  如果這其中還參雜出場費,情況將更為嚴重。以新加坡公開賽為例。這場賽事的冠名贊助商是巴克萊銀行。由於巴克萊銀行同時也是米克爾森的贊助商,這場比賽過去幾年都吸引到了米克爾森參賽。本來巴克萊銀行吸引到亞巡賽排名前30位選手參賽,已經將積分抬升了。再加上米克爾森的助陣,其積分就再上一個臺階。很顯然,如果米克爾森不奪冠,某位幸運的選手將獲得他們本不應該得到的額外積分。這就是為什麼本土巡迴賽獎勵積分應該取消的原因。
  (2)減少出場費(明的或暗的)賽事的積分
  出場費本身沒有什麼問題。如果賽事覺得請大牌球手值得,他們可以支付他們想支付的價格。可是那些支付出場費的比賽,應該大幅度減少,或者完全消除這些大牌球手在世界排名積分上所帶來的影響。
  過去兩年,伍茲都南下參加了澳大利亞大師賽。澳大利亞大師賽的東家是伍茲的經紀人IMG,他們花300萬美元邀請伍茲,很顯然,他們有他們的理由。這樣做增加了賽事的吸引力,實際上也極大促進了當地的經濟。問題在於:從世界排名的角度來說,伍茲的參賽讓這場比賽的世界排名積分陡然增加,讓一些選手獲得了本不該屬於他的積分。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對於這些拿出場費參賽的球手,將他們所帶來的積分減半或許是一個好辦法。面對這樣一種情況,大牌球手完全可以二選一,要不拿現金,要不打那些難度高的比賽。
  好吧,可以預料,這一定會引起歐巡賽和亞巡賽的不滿,他們肯定會指責美巡賽其實也存在著某種形式的出場費。的確,多年以來伍茲參加別克的比賽主要是因為他是別克的客戶。這樣說吧,如果密歇根的那場賽事不是別克,而是起亞汽車贊助的,伍茲肯定不會參加。由於贊助商的關係,他非正常地增加了那場比賽的世界排名積分,就像米克爾森增加了新加坡公開賽的積分一樣。這種做法顯然不是那麼明顯,可是如果拿出場費的選手,所帶去的積分要削減,從公平的角度來講,這些選手所帶去的積分同樣要削減。好吧,只要一個選手身上的標誌,與賽事冠名贊助商一致,那麼對他的處理方法就應該像那些拿出場費的選手一樣。
  其實這裏有一個更能根治問題的辦法。那就是全面禁止出場費,相應地提高獎金,這樣既能夠吸引一個好的陣容,同時也可以讓球手公平地去爭取獎金。當然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要做到這一點非常難。那麼退而求其次,只能削減這些賽事的積分了。
  (3)改革小陣容賽事,不設淘汰線賽事的積分
  小陣容精英賽事的積分問題越來越嚴重。現在像萊利銀行挑戰賽和雪佛龍世界挑戰賽這樣,陣容不到20人的賽事也能獲得世界排名積分。的確,這些賽事有嚴格的資格程式,可是不能否認這些比賽的參賽人數實在太少,每個參賽選手都有可能獲得很多積分。
  以麥克道爾為例,去年,他因為伍茲的退出進入雪佛龍世界挑戰賽陣容。他獲得第二名之後拿到許多積分,這給他打開了許多扇大門,最終他贏得了美國公開賽。這裏不是說麥克道爾不夠優秀,還不足以參加這些比賽,問題在於他的起點是一場這樣小型的比賽。
  與之相仿,現代汽車冠軍賽和巡迴錦標賽也有相似的問題,雖然它們的參賽人數更多,但是同樣存在不設淘汰線的問題。也就是說一個選手打得再差,也可能獲得一些世界排名積分,很顯然這不公平。坦率講,關於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個完善的解決方案。或許凡是不設淘汰線的賽事都不給世界排名積分,又或者按照淘汰的比例只給一半選手積分。
  (4)將評分的區間從24個月縮短為16個月。
  以24個月來評定誰是世界上最優秀的選手很顯然太長了。當代的高爾夫在一個相對短的時間內便能發生巨大的變化。要是讓大家來投票,誰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球手,得票遙遙領先的那個一定是馬丁-凱梅爾。幾個星期之前或許是麥克道爾。去年某個時候,或許希門尼斯也會進入我們的視線。
  為什麼要這樣做?目的是要讓世界排名更有流動性,要說明這項體育運動人才濟濟,有才華的球手應該快速上升,而那些掙扎的球手應該快速下滑。
  考慮一下以下事實,每年秋天,當美巡賽頂級球手開始休假的時候,歐巡賽球手卻因為一系列重大的比賽而受益,因為他們的頂級球手還在繼續比賽。這種情況同樣發生在其他巡迴賽上,它們的比賽常常會放到年底,這意味著美巡賽的那些忠實鬥士有45天會被壓制。
  而這樣的結果是進入新一年的時候,歐巡賽的球手在世界排名上比美巡賽球手更有優勢。因為在這些大型比賽之中,他們的積分被虛誇了,而他們可以憑藉這一點進入美國大師賽和WGC-埃森哲世界比洞賽。
  如果將評分的時間修改為16個月(基本上是70個星期),這些優勢將被抵消。如果現在是12月份,那麼世界排名的積分區間將覆蓋到之前一年的八月份,也就是說兩年前的大滿貫賽將被排除在外。從整個日曆年來看,美巡賽絕大多數時候所擁有的賽事都更強,當然歐巡賽仍舊擁有賽季末的優勢,不過已經不是那麼大了。(注釋,關於這一點,還須結合之後的方案一同來看。)
  (5)改變評分期間分數的遞減方式
  在目前的這種104周迴圈滾動形式下,最近13個星期的得分將為滿分,而從第14個星期開始,積分將按照1/91遞減,一直過了兩年的門檻才結束。
  有鑒於今天的高爾夫節奏如此之快,這樣一個遞減速度實在太慢了。推薦的方案是:積分獲得之後的8周保持滿分,之後的60個星期,每個星期按照2%的速率進行遞減。與此同時,讓最前邊的12個星期的積分完全沒有意義。聽上去這有些不公平?之所以這樣設計,需要看接下來的一點:改革現存的不公平的除數規則。
  (6)改革最小除數規則
  如果刪除當前的最小除數規則,伍茲仍舊會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球手。如果沒有最小除數規則,伍茲所處的位置要比目前好很多。
  世界排名的平均積分是用一個選手104周獲得的總積分(注釋:遞減系統修正之後的積分)除以他在這個區間參加的比賽場次。不過一個選手的參賽場數如果少於40場,他的除數將硬性提到40場,不管這段期間球手是因為什麼原因沒有打到那麼多場比賽。多年以來,這一點給伍茲的世界排名造成了負面影響,讓人看上去他與世界上其他選手之間的差距並不是那麼大。
  在削減評分時間,以及引入一段不計算的時間段之後,現有的最小除數系統可以正式退出舞臺了。好吧,新的系統之中不是說最小除數便完全消失了,而是說新的最小除數將按照巡迴賽對他們會員的規定來決定。也就是說巡迴賽的最小參賽數就是最小除數。的確,世界排名組織沒有理由淩駕於美巡賽和歐巡賽自行制定一個數字。
  (7)增加冠軍的積分
  過去22個月李-維斯特伍德僅僅獲得兩場勝利,而且有場勝利還是在小陣容比賽之中贏得的。真的很難相信他竟然是世界第一。坦率說,一個球手只憑藉穩定便能拿到世界第一是不合理的。
  從整個高爾夫歷史來看,勝利才是最重要的。的確,當我們評判一個選手是否優秀時,並不會考慮他職業生涯總共獲得了多少個前十名,只會看他贏得了多少場比賽。
  推薦方案:冠軍應該得到某場賽事80%的積分,接下來的積分則按照獎金分配體系來分發,或者至少是一個相似的體系。人們常說亞軍是最大的失敗者,世界排名系統也應該按照這個來設計。
  總結
  與當前的世界排名系統相比,新的這個世界排名系統更加注重短期的表現,其目標是讓排名的靈動性更大,凸顯出誰是真正優秀的選手,誰不是,從而給邀請賽,大滿貫賽這樣類似的比賽提供一個準確的資格依據。
  其次,新的系統並不是那麼看重穩定性,除非這種穩定性是指穩定地奪冠,因為從整個高爾夫歷史來看,人們就是這樣認為的。舉個例子,如果尼克勞斯只是在大滿貫賽上擁有37個亞軍或季軍,伍茲絕對不會將他視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球手。當我們回顧歷史的時候,勝利才是我們最為看重的事情,因此當我們在制定一個未來的系統時,必須要強調這一點。
  當然這個系統是不是正確,又或者存不存在某種漏洞,歡迎大家參與討論。畢竟只有在討論之中,我們才能得到一個最佳的系統。

會員登入

賽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