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4/10/02

中國高夫球場網
美國隊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這麼多屆萊德杯只是輸?美聯社記者道格-佛格森(Doug Ferguson)最新的文章指出,美國隊的問題主要出在挑選隊長的機制上。美國職業高爾夫協會與美巡賽球員常年不見面,而在選擇隊長的問題上,卻不諮詢一個球員。以下請看他文章。
保羅-阿辛格並不排除再次擔任萊德杯美國隊隊長的可能性。
然而那並不是美國人需要的。同樣也不是保羅-阿辛格所需要的。每當美國隊輸一次,他的聲譽就長一分。為什麼要去冒險,而且冒險的結果根本沒有回報?當人們如此關注功能失調的美國隊時,我們很容易忽視歐洲隊也許擁有一個更強的隊伍。
星期天,當萊德杯結束的時候,保羅-阿辛格身處佛羅里達的一家哈利-大衛森酒吧(Harley-Davidson bar)中。他接了電話,然後說道:“哥們,為什麼我的推特爆了?”
當美國隊在萊德杯上遭受如此慘烈的失敗,以及讓人難堪的收場之後,人們的第一個反應是:2016年在黑澤汀,將保羅-阿辛格召喚回來。因此當德里克-斯普雷格(Derek Sprague)在感恩節之前的那個週末走馬上任,當美國職業高爾夫協會總裁的時候,他首先應該給保羅-阿辛格打電話。
不過不是雇傭他,只是聽他講。
當高爾夫已經走向全球化的時候,保羅-阿辛格也許是那個負責給美國人最好機會的人。
他的最大貢獻與小分隊系統無關,主要在隊伍的遴選機制上。2008年,他拒絕接受隊長一職,直到美國職業高爾夫協會同意放棄過時的球員遴選系統。根據這個系統,選手只有進入一場比賽的前十名才能獲得積分。這個系統失效主要是因為世界上最頂尖的選手都湧入美巡賽,要獲得前十名越來越難。
保羅-阿辛格勸說美國職業高爾夫協會拷貝美巡賽的模式。新的遴選系統與總統杯美國隊的很相似,嚴格以獎金為標準。他同時要求隊長外卡的數量翻番,達到四名。
這讓保羅-阿辛格說出:“如果我們取勝了,我將被視為IQ最低的天才。”
可以肯定他看上去的確如此。他的“小分隊”系統是天才式的主意。三組自動入選的球員告訴保羅-阿辛格他們希望讓誰當隊長外卡(那一年,史蒂夫-史翠克被視為是自動入選的球員)。作為一個小分隊,他們互相負責,最終結成了一支大的團隊。
米克爾森認為那是一個“勝利的公式”。不過那更多是一種理論,與細節無關。
更重要的是,它的著眼點是整個團隊。
歐洲隊已經明白了這一點。而美國隊在保羅-阿辛格之下的時候也結成了一支團隊。他們在拉夫三世之下也結成了一支團隊,只不過在梅黛娜,歐洲隊的推杆更好而已。無論是什麼形式的高爾夫,好推杆都能取勝。
可是要甄別美國隊的問題,如果只是研究隊伍,只會不斷打擊他們。我們應該從隊長是如何選拔出來的開始。
保羅-麥克金尼可不是由俱樂部教練選舉出來的。
歐巡賽賽事委員會中的12名球員選舉他為隊長,實際上,奧拉查寶和蒙哥馬利也是從這個系統中挑選出來的。2016年這一系統會改變,可是原則是一樣的。讓球員投入進來,這樣可以讓每個人都在同一面旗幟下作戰。
過去三任隊長,賽事委員會的一名球員代表以及歐巡賽執行總監奧格雷迪將成為2016年隊長選舉小組的成員。
那麼美國職業高爾夫協會總裁特德-畢夏普(Ted Bishop)是如何挑選湯姆-沃森的?他讀了一本書。
他從百慕大一場沒有多大用處的比賽返回家中--也就是所謂的PGA大滿貫賽--當時他在飛機上讀到一本已故作家吉姆-休伯(Jim Huber)寫的書。書的內容是2009年,湯姆-沃森在坦伯利神奇衝冠的經歷。湯姆-沃森當時已經59歲,可是他距離贏得英國公開賽僅一個8英尺的推杆。特德-畢夏普打電話給吉姆-休伯談到了他“打破條框”的主意,而吉姆-休伯很喜歡這個主意。特德-畢夏普後來諮詢了自己的官員,並且給湯姆-沃森打去了電話。一年之後,他便冒了這個險。
“我想對於人們來說理解美國職業高爾夫協會有義務努力挑選和找到一個我們覺得能夠幫助我們隊伍取勝的隊長是重要的。” 特德-畢夏普在介紹湯姆-沃森的時候說,“我們感覺,基於他在蘇格蘭的戰績,他肯定是完美的人選。”
現在很難說哪樣更可怕--他將湯姆-沃森的蘇格蘭戰績與湯姆-沃森帶領年齡不及他一半的選手的能力掛鉤,抑或美國職業高爾夫協會單獨決定誰應該當隊長?
為什麼不讓球員參與進來?為什麼不讓前隊長參與進來?
歐洲從托尼-傑克林(Tony Jacklin)開始就一直有一個公式,除了尼克-佛度之外,各個隊長都沿用這個公式。正是尼克-佛度,保羅-阿辛格說他是“獨狼”。尼克-佛度帶來了自己的系統,歐洲隊因此遭受了過去15年唯一的失敗。
所有歐洲人看上去都投入到了萊德杯之中。
美國職業高爾夫協會本身是這場秀的主導者,而其內在本身就存在割裂,因為除了一年一度的美國PGA錦標賽,每兩年的萊德杯,他們都與美巡賽球員不打交道。
美國不存在連續性,即便是在取勝的鮮有情況下。
萊德杯競爭激烈,因為選手都非常棒。即便如此,歐洲隊也贏得了過去10屆萊德杯中的8屆。
除非一些事情改變,否則差距只能越來越大。